CMS Next

從 CMS 開始出發,在這領域上確實是發現不少的可能,CMS 核心在於內容管理,說穿了也就是如何幫助用戶把數據轉化為可見的東西並產生價值,數據來源可能是用戶創造,也可能是引入其他的數據來源,核心就在於如何把價值最大化。

一切從前端開始,最初這套 CMS 目標是解決前端人力資源問題,頁面中所有的東西需要由前端來將數據與設計結合展示給用戶,因此開發出很多的模塊,模塊把業務邏輯成載於其中,並且定義出標準數據源規範來對接各種不同的數據;確實有效了解決人力資源問題,因此前端開始更專注於頁面使用體驗,如何把性能變更好、滑動更順暢、各種監控與業務流程跑順;如果沒定下標準,現在肯定還是在收需求、做需求,無法深入到商業更核心的點。

到今天體驗已經不再是問題,透過整體優化已經能做到 app 內 96% 平均 1 秒內用戶可操作,這概念就像是 96% 用戶訪問在偷喵隔壁走過來正妹的同時頁面已經可用,並且能在穩定性與滑動體驗的都能保持順暢,以上好的體驗當然還是靠 Weex 達到,並且端上各種黑科技支持;那麼解決完這塊後下一步是什麼?目前我們理出兩個方向需要來再深挖,第一是 CMS 能力下沈為框架,這套體系確實完整,但仍然無法快速支持不同類型業務拓展,CMS 設計再好也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,通用只能解決最大公約數,但製作內容的流程與效率取決於組織人員配置與職責,尤其在業務不確定並且快速發展的狀態;第二是介面個性化,過去在內容數據上做了各種不同個性化,介面上僅有少數透過 ABTest 或定向投放來做測試,確實在 ABTest 下我們知道不同類型用戶給予不同 UI 樣式能讓點擊、轉化有所提昇,但無法像 Bandit testing 的方式能夠讓 ABTest 同時動態調整分桶比例,讓效果不好的部份即時減少流量,確保每次調整都能保留好的部份。

介面個性化這事讓我想起當年在學校談的衍生設計,當數據已經有穩定的算法優化後如何讓這些數據自己找到最適合的 UI 給到適合的人,人貨場是新零售所談的實踐之一,每個人對這三個字的解讀也有所不同,就我自己來看人貨透過數據已經有算法在背後努力,場就是由 CMS 生成適配,初期可以由數據自動找到適合的模塊,中期可以再進一步找到對應模塊後把模塊內可展示的內容個性化,長期來看就是設計一套語言來根據數據找出適合的介面。

這步完成後 CMS 在其中所代表的就不再僅是前端效率提昇或設計師落規範的應用,而是商業、設計、開發共同協做的 framework,CMS 也不再僅是某個端的範疇,提供的是一套端到端的服務。

感覺很多事還想的不是很透,後續該好好疏理下...